1、简历的长度和厚度

招聘者平均在每份简历上花费1.4分钟。一般会阅读1页半材料。换言之,过长的简历毫无作用,而且不容易突出重点。在简历后附上一大堆证明材料的做法并没有增加录取机会,但没有发现负面的影响。

 

2、投递的方式

通过email和网站递交的电子版简历,得到的关注比通过邮件要少。平均会减少23秒左右。此外,我们发现会有约5%的电子简历会由于网络或其他问题没有被招聘者看到。因此,我们建议仍然通过传统的邮件方式,除非雇主明确表示出偏向性。

 

3、选择方法

约有20%的雇主承认他们会使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助理人员来处理简历,这些人员会有一些硬性的选择标准。另有45%的雇主认为他们进行初选时,也基本只看这些硬性指标。我们这里列出常见的标准(以雇主使用的频繁程度为序):1)6级英语证书,2)户口,3)专业背景,4)学校名声,5)在校成绩。(值得注意的是:这些标准不一定会在招聘要求中注明。)

这意味着:第一轮简历的筛选基本上是比较固定的。如果你不符合一些明确的标准,只有1/3左右的公司会给予机会。但将自己的简历石沉大海完全归罪于户口、专业或学校也是不正确的。

 

4、关注要点

在前面提到的这些标准中,我们发现中国的公司和外资企业的关注点有一定区别。总的来讲,外企更重视英语和学校名声,中国公司看重专业和户口。对于越是热门的公司,其往往对在校成绩更关注。我们建议学生制作不同的简历来突出不同的要点。

 

5、简历内容

在短短1.4分钟内,人事经理看什么?除了前面提及的几项,他们还会看一些学生的校园活动和兼职工作。但我们发现:只有23%的人能在半小时后大体描述它所看过的简历上学生具体活动和职位。他们只有一个对学生性格的总体印象。所以:是学生会副主席还是部长并不重要,关键是你不要给人留下一个书呆子的印象。但有一种工作经历例外,所有人事经理都会重视和自己公司相同行业的工作经历。这会是个优势,但如果说谎,也容易出局。很多简历上会列出自己的学习课程,只有4%的公司会仔细阅读,建议:你可以列出,但必须是重要的,而且不要超过一行。

 

6、表达能力

我们发现符合要求的表达非常重要。同一个人的简历,经过专家修改,可以增加43%的录取机会。我们发现简历的常见问题是:表达不简洁,用词带过多感情色彩,英语表达不规范,过长无重心,格式不规范。

 

7、各方的分歧

我们发现对各类证书的态度,学生和雇主之间,不同雇主之间的标准完全不同。总体而言,学生过分注重证书,认为一份充满各种证书的简历全非常有利,但雇主并不这样认为,他们之间的分歧非常大。

我们发现规模较大的公司尤其是外资公司并不太重视证书问题,这是因为它们在招聘中,可以利用自身比较完善的考试手段。一般能组织大规模笔试的公司,对第一轮简历筛选会比较松,因为主要的淘汰可以放在笔试阶段,有了笔试成绩再结合简历考察比单纯看简历更准确,由于在笔试中可考查英语、专业知识等由证书反映的水平,证书的作用会被削弱。

中等规模及以下的公司会对证书比较重视,因为它们会更多倚靠证书反映的能力进行选择,但更小规模企业却又出现对证书重视程度下降,这是因为这些公司人事部人员较少,多靠其他部门主管阅读简历。而目前证书市场情况复杂,林林总总,几乎人人有证,那些招聘人员无法辨别。

有一种误区认为证书越多的学生越优秀,越是热门公司要求越多证书,这是错误的。学生以此定位,恐怕会形成错误,在投递,准备应聘中或过于自信或陷于自卑。对大学中积极考证的学子,我们也忠告:没有任何一种证书保证你的职位。博士学位都不能,更不必说各类社会机构的证书。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应该清楚证书同样是一种被推销的商品的,不要被广告误导。如果你已经大四,还想通过证书增加就业的竞争力,劝你谨慎,首先确保有足够精力投入寻找工作中。

当然,“证书至少可以证明你在大学中十分勤奋”这是一个招聘主管的话。对不少国有企业,证书会造成好印象。在实际简历写作中,我们仍建议你列出,但你可以合并较低级的证书来节省空间,还有,醒目分开列出在各方面最代表终实力的一张证书(比如英语方面,计算机或专业方面)。

 

本站所有简历模板均为word格式个人简历电子版,支持使用手机制作简历